登入

歡迎,請鍵入帳號密碼登入

【藝文資訊】陶畫相依,邀您共賞

【藝文資訊】陶畫相依,邀您共賞

陶畫相依

無住生心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兩點鐘,

在台南市新營文化中心

鼎甲窯主人黃怡文與康月足「陶畫相衣」展覽
將呈現陶藝、蠟染畫與手染衣的完美創作。


開幕茶會,由王美霞老師主持

特別邀請劉建志老師、官鋒忠老師及黃唯爾小姐演出小型音樂會。

演出曲目共三首:

【陶畫相依】是一首為此次展出而創作的樂曲,

樂器有吉他、柳琴、陶笛。

曲調中以陶笛與柳琴的對話描述黃怡文與康月足賢伉儷

在創作的過程中相知相惜的感情。

【布與泥的小步舞曲】也是一首針對此次佈展主題的創作曲,

曲調中詮釋布與泥是畫語陶的原貌。

吉他的鐘聲像是出窯的陶裂聲,

象徵陶器創作鍛練後的天籟聲響,

之後,引出布與泥的的小步舞曲,

跳盪的曲風中,像成長的雀躍一般,令人喜悅。

最後一首【祈禱】是旅日歌手翁倩玉名曲,

願藉此曲,期盼世界和平、世人平安。

演奏此曲時,除了主旋律之外,

會加入變奏以詮釋現代心情,

變奏的風格也形成另一種創作款式,

正好與手染或窯燒的蛻變、成型深刻呼應。

本展覽展期為2011年4月24日至5月8日








延伸閱讀:

在籬外轉彎的偈陶 王浩一 (刊載於【陶藝】雜誌NO.70)

去拜訪黃怡文在善化鄉間的工作室,他說過了鐵道後,看到一處人家的竹籬,轉彎進入小巷,幾步路就到了。門後掩著靜穆的高高低低幾株老樹,不是那種茂盛蓁蔥、草木葳蕤的那種庭院,坦然,疏朗,像黃怡文的眼神。

黃怡文早年習畫,在平面的畫布捕捉光影至美的一刻。多年後,接觸了陶藝,從中有了光影的新體悟:在釉彩沈穩靜謐的表面之下,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轉換,光與影不斷改變,一座陶塑,一盞陶杯,一罈陶甕都乘著隨時改變的光影,旅行著,時時有了新的溫度,進而與空間對話了起來。這種驚奇與驚喜的認知,進而改變了黃怡文的創作載體,繪畫成了年輕時候的記憶。至於,多了生活體驗的陶藝表情,開始展現了更多的可能,因為,有了佛學接觸的黃怡文,他把性格柔弱的陶泥,加入了禪思的筆墨。

這次的創作中,有「十方琇」三層疊砌香爐。琇,像玉的石頭。香爐上的釉色像是夜航的櫓聲,低沈而深藏,節奏中帶有穩寂。整個作品就一種釉藥而已,卻是無息地流動著光彩,不耀眼,夜河的光影在風中的翻動有了不同韻彩,有味道極了。黃怡文說這是「地藏釉」,女兒在偶然的機會,從山中的土層挖掘了出來。

至於,「十方琇」的結構有古建築的模樣,擺在桌上,儼然是古城的祈福天壇,圓形的重簷,段落分明的樓身。十方,在佛語中即是: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十方,十個方向,也是整個宇宙。無事閒觀一片心,黃怡文在戶外焚香的供養爐「十方琇」,給於巧思雅意不畏風之外,更加諸了慈悲哀納受的佛心。

「無心」系列,則是「萬物有心皆可佛」,作品造型宛若圓柱高塔,不是中國傳統的樓閣式塔,比較像是古印度覆缽式塔的上段。以建築而言,這種古塔的塔身部分是一個平面圓形的覆缽體,上面安置著高大的塔剎,下面有須彌座承托著。這種塔由於被西藏的藏傳佛教使用較多,所以又被人們稱作「喇嘛塔」。又因為它的形狀很像一個瓶子,還被人們俗稱為「寶瓶塔」。

黃怡文以此上半段的塔造型為創作原型,辨識度顯得清晰,他在高處渾圓的壁面,鏤出菩薩自在的身影,靈活的線條,單純的形體,卻匯集著沛然的安慰力量。有時,信手捻花的無心形態,也是靜謐的小世界。黃怡文這次展出的作品,凝重低吟中有迷人的節奏,在生活中,像詩;在佛語中,像偈,佛家所唱的詩句。所以,我稱這樣的精彩作品為「偈陶」。

康月足,黃怡文的妻,兩人聯手再度「陶畫相衣」,這次的副標題「無住生心」,同樣隱喻著「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的信念,凡是帶不去的,決定不要掛在心上;能帶得去的,一定是分秒必爭,不能把光陰空過。康月足以蠟染的技法在織布上作畫,特有低亮度的染色調,重複的封蠟上色,使得畫作有著如窯燒後,天然,又帶有不可預測的美麗。夫妻兩人連理聯展,本來就是令人豔羨的佳話,一人是上釉窯燒,一人是繁複蠟染,都是在開窯與除蠟後才得知作品結果,冥中,這兩人都是盡其在我而成於天的光影旅行者,沒有羈絆,卻又得有醉人的綽綽雲靄。

我很高興那天在人家的竹籬外轉彎,欣賞到黃怡文的「偈陶」和康月足的蠟染畫作。


  • 分享至:   


同分類文章

【讀書會公告】紅樓夢導讀

【讀書會公告】紅樓夢導讀

再唱一段《思想起》

再唱一段《思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