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7
905
自從拿起單眼之後,
才真切明白
相機的成像,是一段心與眼的靈犀遊戲,
而創造那絕美的畫面—
光,影,除了心眼,更要偶然。
從此,對於一幀令我感動照像,
我時常是以敬重之心捧讀的。
曾敏雄的攝影作品,
常是讓我十分感動與尊敬的。
在台中《藝術的故事》讀書會分享之後,
素琴知道我喜歡曾先生的作品,
特別留藏一本「快門‧開演」相贈,
回程車上翻開那些扉頁,
彷彿與久違的記憶相逢,很是親切。
鑼鼓喧起,
紅氍毯上,
鏡頭下的戲子伶優,
將相百官、才子佳人,要開演了…
那曾是我大學時票戲的舞台,
看著那粉墨的花臉、
華服的坤伶乾生,
就有著相應的親切,
尤其鏡頭裡捕捉戲前戲後的人生
著實有一份滄桑與務實。
曾敏雄的鏡頭下解讀的庶民的生活與神態,
總是讓人興起共鳴。
我尤其喜歡那穿著戲服的伶人,
轉身的背影。
大學時學崑曲,
教身段的杜老師最愛說:「背後的戲才是戲!」
當時的我十分不懂,
背,怎麼做戲?
為了替我解答這點愚昧,
老師時常示範身段;
《遊園》裡,杜麗娘的心如此雀躍,
「整花鈿、停半晌」、「迤逗的彩雲偏」
青春的夢,將要從牢籠般的幽房釋放了,
然而,乍出房門,
她卻猶豫了,忐忑的思量著:
「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緩緩地,她轉身了…
杜老師說,這個轉身的戲,
太重要了,那是禮教的束縛,
那是生命真實感情的奔放,
全都在轉身的猶豫中…
老師撩起水袖,徐緩顧盼間,
轉了一個背後的戲,
萬般情思,都在這裡了…
我沒演好,
也學不來,
因為當時年輕。
另一齣《琴挑》裡,那書生潘必正
「雉朝雊兮清霜,慘孤飛兮無雙」
「露冷霜凝,衾兒枕兒誰共溫?」
青春浪語百般情挑,
捨在青燈佛剎的女子妙常,
原想「長清短清那管人離恨?
雲心水心有甚閒愁悶?」
但是,一夜的凝聽,
她的心孤零了,
惆悵離去時,
陳妙常抱著琴弦說:
「此情空滿懷,未許人知道」
記得當時杜老師一次次地
示範戲裡旦角轉身的身段,
我時常看著老師背後的身段,
知道那是惆悵的身影,
卻無論如何,
也揣摩不來…
杜老師還為了這個背後的戲,
狠狠地敲打過我,
背後的戲,是年輕玩票學崑曲時,
身為一個旦角的,痛!
多年後,課堂教〈桃花源記〉
我分享了一段《暗戀桃花源》的戲,
讓學生肯定知道台灣有如此精湛的舞台劇,
記得那一次在視聽教室,
黝黑的空間裡,
螢幕大大地降在眼前,
我在在最後一排,
當戲裡,暗戀的江濱柳滿懷抱著一封封的信,
寫給年輕的雲之凡,
追著記憶的時間之門前去時,
山茶花一樣的身影,杳去了,
雲之凡的笑,像散去的煙塵,
飄走了…
江濱柳無神的落寞,
讓舞台上,嘆息無聲地籠罩著,
亙古的情與愛啊,
就在那徹底絕望的轉身背影裡,
成為江濱柳無法負載的痛,
「有些事,
不是你想忘,就可以忘得掉的…」
江濱柳抬起無力的眼神,對雲之凡說。
我的淚,就在黑沈沈的視聽教室裡
流了下來…
我明白:歲月讓我分分明明懂得背後的戲的真髓。
及至現在,要演它,怎會不像?也不必去學做戲了。
一齣好戲,總是如此動人,
舉手投足,言語謦欬間,
更令人記憶恆久,
透過相機的眼,
那一份感動的元素,定格了,
且令人一再低迴品味。
我常在曾敏雄先生的攝影作品裡,
看到自己生中曾經相遇的人與事,
那是因為他的鏡頭,
道盡了生命中最真實的一面。
在他的攝影集「台灣頭」裡,
葉石濤雙手環抱,
林絲緞眼神睥睨,
聖嚴法師慈悲微笑,
…
每一幀的容顏寫真,
在他等待光影的捕捉下,
都是真實的感動。
讀畫面、品人生,說記憶,
讓攝影,不只是凝止的片刻,
更是參與想像的呼喚。
能創造這樣的能量,
應該是曾敏雄先生總是透過鏡頭
去關注最庶民草根與豐富故事的你們、我們吧。
會有這樣的鏡頭,足証掌鏡的人對於世界是心中有愛的。
行文至此,想起一位喜歡在電影畫面中處理「戲中戲」的導演,
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在「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有一段旁白的詩句:
「黎明前最後的晨星,
昭示了朝陽的到臨。
濃霧或陰影都不敢玷污
那萬里無雲的天際。
輕風微拂,撫慰穹蒼下的眾生,
猶如向內心深處低語
生命是甜美的,
而且,
生命是甜美的!」
我深愛那樣的句子,
也更敬佩如此看待生命的藝術工作者,
謹以此文,向曾敏雄夫婦致謝。
後記:曾敏雄先生參與拍攝的「我們」、「萬像」影像展,
此刻正在展出中,歡迎各位朋友一起來閱讀曾敏雄及其作品。
「我們」(國立歷史博物館)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List.aspx?Para=0||&unkey=20
「萬像」(桃園縣政府)
http://www.tycg.gov.tw/100Cultural.html
圖片說明:刊頭攝影為曾敏雄先生的作品,
內文插入照片為大學時期崑曲演出劇照,
當時合作演出的小生為大學好友周篤琤。
才真切明白
相機的成像,是一段心與眼的靈犀遊戲,
而創造那絕美的畫面—
光,影,除了心眼,更要偶然。
從此,對於一幀令我感動照像,
我時常是以敬重之心捧讀的。
曾敏雄的攝影作品,
常是讓我十分感動與尊敬的。
在台中《藝術的故事》讀書會分享之後,
素琴知道我喜歡曾先生的作品,
特別留藏一本「快門‧開演」相贈,
回程車上翻開那些扉頁,
彷彿與久違的記憶相逢,很是親切。
鑼鼓喧起,
紅氍毯上,
鏡頭下的戲子伶優,
將相百官、才子佳人,要開演了…
那曾是我大學時票戲的舞台,
看著那粉墨的花臉、
華服的坤伶乾生,
就有著相應的親切,
尤其鏡頭裡捕捉戲前戲後的人生
著實有一份滄桑與務實。
曾敏雄的鏡頭下解讀的庶民的生活與神態,
總是讓人興起共鳴。
我尤其喜歡那穿著戲服的伶人,
轉身的背影。
大學時學崑曲,
教身段的杜老師最愛說:「背後的戲才是戲!」
當時的我十分不懂,
背,怎麼做戲?
為了替我解答這點愚昧,
老師時常示範身段;
《遊園》裡,杜麗娘的心如此雀躍,
「整花鈿、停半晌」、「迤逗的彩雲偏」
青春的夢,將要從牢籠般的幽房釋放了,
然而,乍出房門,
她卻猶豫了,忐忑的思量著:
「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緩緩地,她轉身了…
杜老師說,這個轉身的戲,
太重要了,那是禮教的束縛,
那是生命真實感情的奔放,
全都在轉身的猶豫中…
老師撩起水袖,徐緩顧盼間,
轉了一個背後的戲,
萬般情思,都在這裡了…
我沒演好,
也學不來,
因為當時年輕。
另一齣《琴挑》裡,那書生潘必正
「雉朝雊兮清霜,慘孤飛兮無雙」
「露冷霜凝,衾兒枕兒誰共溫?」
青春浪語百般情挑,
捨在青燈佛剎的女子妙常,
原想「長清短清那管人離恨?
雲心水心有甚閒愁悶?」
但是,一夜的凝聽,
她的心孤零了,
惆悵離去時,
陳妙常抱著琴弦說:
「此情空滿懷,未許人知道」
記得當時杜老師一次次地
示範戲裡旦角轉身的身段,
我時常看著老師背後的身段,
知道那是惆悵的身影,
卻無論如何,
也揣摩不來…
杜老師還為了這個背後的戲,
狠狠地敲打過我,
背後的戲,是年輕玩票學崑曲時,
身為一個旦角的,痛!
多年後,課堂教〈桃花源記〉
我分享了一段《暗戀桃花源》的戲,
讓學生肯定知道台灣有如此精湛的舞台劇,
記得那一次在視聽教室,
黝黑的空間裡,
螢幕大大地降在眼前,
我在在最後一排,
當戲裡,暗戀的江濱柳滿懷抱著一封封的信,
寫給年輕的雲之凡,
追著記憶的時間之門前去時,
山茶花一樣的身影,杳去了,
雲之凡的笑,像散去的煙塵,
飄走了…
江濱柳無神的落寞,
讓舞台上,嘆息無聲地籠罩著,
亙古的情與愛啊,
就在那徹底絕望的轉身背影裡,
成為江濱柳無法負載的痛,
「有些事,
不是你想忘,就可以忘得掉的…」
江濱柳抬起無力的眼神,對雲之凡說。
我的淚,就在黑沈沈的視聽教室裡
流了下來…
我明白:歲月讓我分分明明懂得背後的戲的真髓。
及至現在,要演它,怎會不像?也不必去學做戲了。
一齣好戲,總是如此動人,
舉手投足,言語謦欬間,
更令人記憶恆久,
透過相機的眼,
那一份感動的元素,定格了,
且令人一再低迴品味。
我常在曾敏雄先生的攝影作品裡,
看到自己生中曾經相遇的人與事,
那是因為他的鏡頭,
道盡了生命中最真實的一面。
在他的攝影集「台灣頭」裡,
葉石濤雙手環抱,
林絲緞眼神睥睨,
聖嚴法師慈悲微笑,
…
每一幀的容顏寫真,
在他等待光影的捕捉下,
都是真實的感動。
讀畫面、品人生,說記憶,
讓攝影,不只是凝止的片刻,
更是參與想像的呼喚。
能創造這樣的能量,
應該是曾敏雄先生總是透過鏡頭
去關注最庶民草根與豐富故事的你們、我們吧。
會有這樣的鏡頭,足証掌鏡的人對於世界是心中有愛的。
行文至此,想起一位喜歡在電影畫面中處理「戲中戲」的導演,
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在「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有一段旁白的詩句:
「黎明前最後的晨星,
昭示了朝陽的到臨。
濃霧或陰影都不敢玷污
那萬里無雲的天際。
輕風微拂,撫慰穹蒼下的眾生,
猶如向內心深處低語
生命是甜美的,
而且,
生命是甜美的!」
我深愛那樣的句子,
也更敬佩如此看待生命的藝術工作者,
謹以此文,向曾敏雄夫婦致謝。
後記:曾敏雄先生參與拍攝的「我們」、「萬像」影像展,
此刻正在展出中,歡迎各位朋友一起來閱讀曾敏雄及其作品。
「我們」(國立歷史博物館)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List.aspx?Para=0||&unkey=20
「萬像」(桃園縣政府)
http://www.tycg.gov.tw/100Cultural.html
圖片說明:刊頭攝影為曾敏雄先生的作品,
內文插入照片為大學時期崑曲演出劇照,
當時合作演出的小生為大學好友周篤琤。
- 分類
- 南方書寫 - 生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