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歡迎,請鍵入帳號密碼登入

《南方有書.9》記憶,「聽」起來怎麼樣呢?

《南方有書.9》記憶,「聽」起來怎麼樣呢?

你曾經想過,
我們的城市「聽」起來,
是什麼樣的風景?

「我們的耳朵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朵。」-- Murray Schafer

眼耳鼻舌身意讓我們有了色聲香味觸法, 
醫學科學說:
在我們年輕、體力顛峰時期,
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到每秒十六至兩萬周波的頻率。(相當於10個音階的聲音),
懷孕的媽媽第一次覺知小生命的存在,
是透過超音波聽到胎兒的心跳....
風吹、鳥鳴、樹葉沙沙落下,
我們的耳朵都收到了嗎?

神給人兩隻耳朵,
卻只給一張嘴,
為什麼呢?

我想,神要我們善用耳朵吧。

在我就讀台中女中的三年裡,
每天上學對我來說是一段漫漫的流浪旅程,
而串起那些青春記憶的,
是耳朵的聽覺。

家在C.C.K.時,
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
要趕第一班6:15的公路局,
再從台中公園轉車,
到學校時,
然後在差不多7:30時溜進校園。
回家時,
折騰更久。

後來一再搬家:
港尾、西屯、水湳..
通車車程仍然漫長,
日復一日,
擠公車、看窗景,
數著上上下下的人潮與車站,
讓我養成「聽」城市故事的習慣。
在車廂內,
閉目養神時,
耳朵接收了四面八方的聊天訊息:
知識的、日常的、情緒的,更多的是:八卦。

城市的通車經驗,
讓我在聲音傳遞的無限情節中,
豐富了無邊無際的想像,
我想,這對於我的寫作是具有絕對的影響的。

至今,我仍愛聆聽來自天地間的聲籟,
而且,對於聲音串起的記憶久久難忘。

2016年秋天,
李明璁教授為台北市文化局策劃城市聲音的書寫,
當時,我已離開台北已經許多年了。

「為什麼找一個不在台北現場的人寫台北城市的聲音呢?」我問他,
李教授說:
「我讀過你的台南書寫,
文字中描寫聲音的記憶讓我很感動。
我想透過你的深度書寫,
來為大台北的各種聲音場景、體驗和氛圍,
留下獨特的分享記錄。」

這本書邀請了跨世代26人聯彈〈台北〉樂章!
當時大部分作家的活動場域都在台北,
我是當時人在濁水溪以南的特例,
因此,我以昔日的台北,
與現今的台南為對照,
多音交響的時空,
百變的音頻,
讓我寫下了《記憶如此大聲》一文。

新書發表會會時,
與會的作家特別請我致詞。

那天我在日記上寫道:
「聲音,讓記憶成為美妙的旋律。
在誠品信義點與ㄧ群寫手相見,
也見識了台北城市裡頗有個性的音樂人,透過他們的敘述,
流行、搖滾、爵士、電音、民謠...以及紅包場等等,
像孩提時,
歡樂的搏浪鼓,
咕嚕咕嚕滾滿我的記憶之丘。
城市地景的聲音,
是ㄧ首豐富多元的合奏曲。」

其實,
這些年來在努力台南的文化活動時,
我也著意於把音樂與聲音的元素放進來,
南方講堂2020年開始著手於《為愛朗讀》也是在耳朵與聲音的記憶上努力。
我很希望透過傾聽我們的城市,
也聆聽自己聲音。

因此,
明天要舉辦《臺南愛讀冊》 讀書會
主題:臺灣新樂府—聽美霞老師和小黑談藝錄
時間:2020年7月4日15:00–17:00
地點:涴莎藝術中心永華館
講座:南方講堂王美霞老師
金曲獎音樂人謝銘祐

所以,今晚特別把這本《耳朵的棲息與散步》分享給大家,
我覺得謝銘祐的聲音,
是台南地景的一部份。

soundscape(聲音地景)是綿厚的感受,
一座城最私密也深刻的記憶,
往往是與聲音緊密交織而成的。

備註:
1.
這本書邀請書寫聲音的作家有:
阮慶岳、夏樹、王美霞、蕭民岳、韓良露、許慈恩、劉克襄、范欽慧、顏訥、吳柏蒼、白彥琳、張正、陳又津、田中紀子、阮安祖、吳妮民、林涵、楊富閔、莊凱築、蘇長慶、洪震宇、詹偉雄、葉宛青、黃威融、吳采頤、李明璁。
2.
有朋友問:那,明天介紹哪本書?
(明天,美霞老師還是會繼續看書,
但是,各位要休假喔,
好好去玩吧!
下週一《南方有書》再見啦!)



  • 分享至:   


同分類文章

前言:關於南方閱讀筆記

前言:關於南方閱讀筆記

《南方有書.3》安住此心的荒漠行路

《南方有書.3》安住此心的荒漠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