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歡迎,請鍵入帳號密碼登入

《南方有書.34》寂寞是胸口的罌粟花

《南方有書.34》寂寞是胸口的罌粟花

旅行保加利亞時,
在內塞伯爾Nessebar買了幾幅畫,
其中有一張是「兩隻刺蝟的悲劇」,
(題目是我自己命名的啦)
畫家用輕輕幾筆,
把兩個無法靠近的生命畫出來了:
人生的悲劇就是刺太多,
所以寂寞像罌粟花長在胸口裡了...

那位畫家建議我也買走《小王子和他的玫瑰》,
帶著兩幅畫走過黑海岸時,
千年坍塌的教堂,
長滿罌粟花的貧瘠岩岸,
都讓我有滄桑之慨。

人生不及百,
為何總是踽踽獨行?
會跑的,動物,小王子,
孤獨去找答案;
插根在地裡的,植物,玫瑰花,
孤獨等待解答,
總而言之,
寂寞與孤獨好比冠狀病毒,
普世皆染。

昨天分享了《安慰我的畫》這本書之後, 
有朋友詢問了我關於《寂寞博物館》,
今天我就談謝哲青這本書吧。

《安慰我的畫》這本書出版於2017年3月初版,
當時謝哲青有爲禹智賢的書寫序。
當時他的序提到美國新寫實派的畫家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的畫,
這幅《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後來成為謝哲青《寂寞博物館》這一本書
第一篇「在這玻璃城市,我,和我自己」討論的畫作。

謝哲青的這本書出版於2019年1月,
我閱讀這本書,
也買了一本,
只因為第9頁的一段文字:
在那些孤獨的夜裡,
我常一個人從住處走到誠品敦南,
那裡是我所知道,
唯一有光亮的所在。

我喜歡閱讀誠實的書寫,
乍翻之下,
我覺得這句話是真誠的,
因為,我也有許多日子,
是這樣走進誠品敦南店的。

這本書的書寫模式是:
1.與虛擬的「你」對話
2.跳出全知的「我」去涵蓋所有的情,就像「冷井情深」那樣,抽絲剝繭,
把情感爬梳個徹底
3.押入一張畫,絕對是灰階、孤獨到徹底的畫,以呼應「寂寞」
4.最後,沐浴永恆蒼茫的孤單

這本書出版後,
暢銷到不行, 
因為它扣住了古今中外大家都擺脫不了, 
像水蛭一樣的課題:
我好寂寞。

瞬間,我的腦海裡響起一首歌:
我揚起萬千風帆,
告訴你我好孤單,
在幽幽藍藍、多煩惱多惱河...

https://youtu.be/6XYyyWQ6OEc
(別告訴我你聽過喔!
會暴露你的LKK年齡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
喜歡這首歌藍藍的調子。

所以,主題正確,
正如書中所言:
每個人的心中,
都該有一座寂寞博物館。
《寂寞博物館》怎不暢銷呢?
我甚至還加買了幾本送給長輩和
遠在美國的友人。

不過,我確然相信《安慰我的畫》這本書,是給了《寂寞博物館》一個很好的線索,
尤其是兩本書都大量引用美國畫家的畫作,
這使得喜歡看藝評的朋友,
就很勇敢揀書入袋了。

在這本書中,
我最鍾愛的一八六四年,
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的 赫默塞 ,
書中描寫赫默塞的畫:
「赫默塞在 空間中撒下微妙的灰階變化,
讓顯性的孤獨主導空間,
進而打磨出一個讓時間停滯不前的神祕次元,
開啟一扇通往非現實的藝術世界 。」
又加上赫默塞對光影的迷戀,
看他的每一幅畫,
都像是被導引至陰翳的神秘美學裡。

赫默塞是近代最擅長描繪「背影」的藝術家 ,
他窮其一生,
一直畫他的妻子的背影。
畫中女子素雅衣衫,
挽著簡單的髮髻,
透過背影,
我們無法覺知她的喜怒哀樂。
她的感情世界,
沒有人進得去,
也沒有人看得出來...

書中描寫得很好:
「赫默塞自始至終都 以若即若離的距離,凝視情人的背影 。如此的愛,比世人的想像更加深沉,也更加豐厚、圓滿。 所有的蜜語甜言、海誓山盟,都化作黑、灰、白的色調,凝練成心無旁騖的深情注視 。
愛,就潛藏在微不足道的日常事務,孤獨,原來也是愛情。突然間,連寂寞也變得美好,或許畫家和我們一樣,期待畫中女子的回眸與微笑。」

我想,
能這樣終其一生遠遠凝視無可取代的摯愛,
是很幸福的事。

因此,喜歡繪畫的朋友,
不妨穿上憂鬱的灰藍,
也來讀一下《寂寞》,
順便找找書中哪一幅畫,
是你的寂寞呢?

《書摘》
Sometimes I need some time on my own
有時候,我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
Sometimes I need some time all alone
有時候,我需要一些時間獨處
Everybody needs some time on their own
每個人都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
Don’t you know you need some time all alone
  難道你不明白你需要時間獨處

  ——槍與玫瑰〈November rain〉
2.
我的孤獨、你的失落、陌生人的絕望、全世界的悲傷,全化成一望無際的汪洋,我們各自懷抱著只有自己才明白的寂寞,在其中漂流,或沉沒。
3.
在夜間書店流連的那段歲月,我漸漸明白,寂寞是熙來攘往的所在,每個人的生命似乎都要走過一段幽暗陡峭,才能明白一些事情。
4.
孤獨與寂寞,是異卵孿生的雙胞胎,看似相同,卻又截然不同。自願性的孤獨是某種選擇,刻意與群體拉開距離,強調「我」與「世界」的差異;寂寞,則更像是我們積極想融入世界,卻不得其門,格格不入的感受。孤獨與寂寞並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相對的,寂寞是值得珍惜的生命體驗,許多偉大與美,正是源自於寂寞的創造。
5.
這些偉大又寂寞的藝術創造,都曾經打動、收容過我無家可歸的靈魂。他們理解我的耽溺、釋放我的寂寞。透過閱讀與旅行,我將他們存放在心中那座小小的博物館,每當我感到憂鬱、落寞的時候,就會回到那裡,品嘗一個人的孤獨,釐清思緒,然後回到世界,重新出發。
6.
卡拉瓦喬透過《埋葬聖露西亞》這幅畫告訴我們:
無論是生命還是死亡,
就是如此而已。
7.
我不是悲觀的人,
但每一場雨總讓我感慨萬千、感傷莫名。
曾經追尋過的、失落過的,
成為我生命中的雨季,
徘徊不去。
8.
雪萊說:「恐怖,是最純粹的想像,無中生有的幻覺。」
拜倫說:「恐懼就是對生命及死亡的敬畏。」
榮格說:「真正自我成長,在嘗試探索自己最恐懼的事物後開始。」
9.
沙特說:
「他人」就是地獄,
太在乎世界的結果,
就是墜入自怨自艾的無間地獄。
保持孤獨,也就能維持自己的獨特性,
穿越人世的荒涼。

努力學習孤獨,
也是一種,
對自己好。
10.
十七世紀的神秘主義詩人席勒斯,
對於「什麼是美」有獨到見解,他說:「玫瑰,從來不為什麼。」
玫瑰的芬芬與美,
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呢?
詩人告訴我們,
即使我們對這些事物有許多見解,
但永遠都不減損美的神秘。

人總要在講了許多話後,
才明白安靜的可貴。

備註:
寫了《南方有書》三十幾本書以來,
每天都有許多朋友期待今晚的書介,
(他們說:像極了翻明牌的喜悅!)
很感謝大家的期待與鼓勵。

明日,
我將準備入山,
去走一趟「消失的眠月線」,
入高山,
就原始了。
讀大自然的書,
是更大的宇宙,
喜歡《南方有書》的朋友,
我們幾天後,
等美霞老師下山再見囉!



  • 分享至:   


同分類文章

《2019閱讀.3》野薑花的回憶

《2019閱讀.3》野薑花的回憶

《南方有書.15》弄花香滿衣

《南方有書.15》弄花香滿衣

《南方有書.57》我將前往的遠方

《南方有書.57》我將前往的遠方